本报记者 叶小钟 本报通讯员 王梓丞 李怡霏 陆冲
在广东广州南沙横沥岛尖灼人的热浪与工地的钢筋丛林间,有这样一群“坐标使者”:他们的战场是毫厘之争,他们的武器是水准仪与卷尺,他们的使命是用数据为城市筋骨奠基。作为中交城投横沥总承包部产业工人一体化管理试点的先锋队伍,测量班的故事,正是“塑魂、赋能、维权”三大主题在毫米刻度上的生动实践。
塑魂:毫米刻度上的匠心传承
开工以来,该项目部涌现出1名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得主、两名中交集团劳动模范、1名国资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以及10余名全国高新技能大赛优秀班组长。他们的优秀事迹,也照亮了整个测量班的精神谱系,生动地体现在他们对精确的敬畏、对匠心的传承、对困难的无惧中。
“测量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差之毫厘,工程就可能谬以千里。”这是中交横沥项目一工区测量班长黄马秋传给徒弟樊润东的箴言。初入职场的樊润东曾在车流中手足无措:一次复测横沥大元路水稳层标高时,他反复校核五次仍偏差异常,急得满头大汗。最终,在师父的指导下,发现竟是雨水冲蚀导致标记点偏移了1厘米。“那些在烈日下、尘土里反复校准的数据,终将变成平整的路面与便利的生活。”樊润东在日志中写道。
在横沥项目二工区的综合管廊施工现场,一场暴雨曾淹没关键导线点。二工区测量班长卢秉龙二话不说带领班组成员王博等人踩着过踝泥浆,硬是从浑浊的水坑中摸出泡胀的标记牌并重新测量高程。卢秉龙一边操作一边强调:“差1毫米,将来管线接口对不上,漏水断电都是大麻烦,咱们得把好这第一道关!”这群浑身泥泞的测量员身上闪耀的正是冲锋在前、守护城市命脉的担当。
赋能:精密织网的硬核实力
地下综合管廊顶板施工堪称生死博弈。当王博在3米多高的盘扣支架上监测到水平位移飙升至7.2毫米——距离预警线仅差0.8毫米时,整个班组瞬间进入战斗状态。卢秉龙果断叫停木工班作业,李钊持秒表精准计时,廖威翻查历史数据对比趋势。4人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王博紧盯监测仪数值攀升至7.5毫米,老卢核算新增钢筋荷载,李钊与廖威轮番记录数据。两小时后,支架位移最终定格在7.8毫米红线之内。
“差3毫米就歪成敞口盆,将来准渗水!”在变形缝校准现场,老卢捏着橡胶止水带一语道破要害。他掏出一块被钢筋磨得锃亮的小铁片——这件自创的“土工具”比尺子更灵活,王博依此在模板上精准画出新线。
这种急中生智与默契配合,源于劳动技能竞赛的持续锤炼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队伍对创新的持续激励。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依靠工匠和工人智慧孵化国家发明专利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QC成果奖37项、第二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一等奖,为顺利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创新与技术支持。
维权:撑起安全防护伞
总承包部建设了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开工至今累计开展安全培训270余场,覆盖产业工人7000余人次,为完成精准、安全的测量筑牢后盾。
为提升权益保障维度,总包部建立了“安全积分制”等管理制度。樊润东们发现变形缝偏差时有“一票否决权”并通过随手拍换取安全积分,积分可兑换工人超市商品或服务。当王博在烈日下从支架上下来,项目部“爱心驿站”会立刻送来清凉饮品。项目部充分利用“工人之家”集中住宿优势,常态化开展“夏送清凉”“爱心义诊”等慰问活动,及时了解工人诉求,并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
经纬纵横处,山河入画图。以仪器为笔,以大地为纸,收工时分,卢秉龙翻着卷边的记录本,写上密密麻麻的红圈标记——那些穿梭在车流与烈日下的身影,那些浸泡在泥水中的双手,那些为1毫米较劲的日夜,终将凝成横沥岛上最坚实的根基。
粤友配资-粤友配资官网-正规炒股平台有哪些-股票配资手机版下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